第1页
银行监管的有效实施必须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便为银行监管提供全面、有效的法规依据。在我国,按照法律的效力等级划分,银行监管法律框架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三个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并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法律规范,是法律框架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效力等级最高。当前,银行监管领域所依据的主要法律包括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行政许可法等,这些法律构成银行监
第2页
管部门依法行使银行监管职能的基础。此外,物权法、信托法、票据法、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也从不同角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出基本法律要求。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依法制定,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的各种有关活动的法律规范。其效力低于法律,根据法律所制定。行政法规条文本身需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出补充规定的,由国务院作出立法性解释,如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规章是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
第3页
件。这些文件共同构成当前监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无论是作为监管规定还是风险管理领域的实践指导,掌握熟悉相关文件内容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至关重要,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等。按风险类别划分,风险管理相关领域主要监管规章制度和监管指引如下:信用风险管理领域。以贷款通则、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
第4页
尽职指引、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团贷款业务指引、银行开展小企业授的信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构成的制度框架,成为指导商业银行规范管理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市场风险管理领域。市场风险管理领域制度建设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3月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以及目前尚在征求意见中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商业
第5页
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文件,将成为指导商业银行规范管理市场风险的主要依据。操作风险管理领域。关于操作风险管理领域的相关指引处于不断建设完善之中。目前,银监会已发布的主要制度包括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等文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操作风险的相关管理要求。其他风险管理领域。相关制度包括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
第6页
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等,以逐步加强和引导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除上述法规外,在我国还有行业自律性规范、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国际金融条约四个部分作为法律框架的有效补充。近年来,银行监管部门逐步借鉴国际银行监管经验,以指引形式发布行业指导意见,指导银行机构完善经营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指引形式的监管文件并不具有强制力,而是对监管部门所推介的良好经验和最佳实践的概
第7页
括总结,并通过审慎监管要求的形式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