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按照女排教练郎平的说法,“女排精神”就是弃而不舍,“团队遇到苦难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提法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以郎平为主攻手的中国女排发扬奉献拼搏的的精神夺得所谓“五连冠”。其实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源于文革末期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引入的“魔鬼式训练”,即强调严酷、团结和拼搏的训练方法。发明翻滚救球技术的大松博文要求日本女排队员在防守时明知一个球无法挽救的时候,也必须要上前扑救。在本次里约奥运排球比赛中,这
第2页
种明知无力挽回但仍然奋力扑救已经成了标准的防守动作,表现出顶级选手的顽强精神。60年代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执导下屡胜身材高大的欧洲队,日本女排有了“东洋魔女”的称号。1964年在东京奥运上,大松博文带领的日本队战胜苏联队夺得奥运会首枚女子排球金牌。文革结束后在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席位,同年中国女排战胜日本首夺亚锦赛冠军,成为“三大球”中最先“冲出亚洲”的球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当口,对女
第3页
排的胜利的宣传似乎为整个社会增添了信心。1981年中国女排又7战7胜夺得世界杯赛冠军。接着1982年女排在秘鲁的世锦赛上再次夺冠。随后在1984年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次获得冠军,实现了“三连冠”。在其后一些年里,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的纪录,可谓辉煌一时。当时官方媒体有许多关于在“女排精神”感召下,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报道,“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当时《人民日报》还开
第4页
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有评论说,在市场经济改革和打开国门的初期,中国人意识到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不少失落旁徨情绪,那时候的“女排精神”的确给当时的社会注入了信心,影响了一代人。这次在北京机场欢迎女排队员从里约凯旋归来的人群中,就有打出标语自称是60后的老女排球迷。“女排精神”成了一个时代的标签,之前不同时期官方宣传的其他精神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跟女排精神同时代被提倡的还有“张海迪精神”。比如文
第5页
革时期有“反潮流精神”。更早还有“铁人精神”和“雷锋精神”等等。